西北大地:扭着秧歌唱渔歌

2024-01-16
来源:西部时报

■本报撰稿人 张天骥

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是本区主要的气候特征……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和高寒气候,其中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间,柴达木盆地在200毫米以下,河西走廊少于100毫米,敦煌只有29.5毫米,吐鲁番不足20毫米,若羌10.9毫米,几乎终年无雨。由于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等原因,西北地区的地表水量约为2200亿立方米/年,仅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左右。

秧歌是广袤的西北大地上最灵动的生活音符,尤其是陕北的神会秧歌,是当地每年正月祈求上苍保佑风调雨顺的重要活动。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主题曲,第一句就是“龙王救万民哟,清风细雨哟救万民!”

干旱缺水,是西北人心中数千年难以驱散的乌云。

满天乌云风吹散,欸乃一声山水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北各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干旱的大地上,大力发展水产业,成功闯出一条“扭着秧歌唱渔歌”的乡村振兴之路。

盐碱地成了聚宝盆

中国是盐碱地大国,盐碱地面积位列全球第三,占全球盐碱地面积的10%,总面积为15亿亩,相当于现有耕地面积的近80%。主要分布在西北,其中新疆的盐碱地面积占到全国的30%,宁夏的盐碱地面积占宁夏面积的25%左右。

2023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考察时,来到位于乌梁素海南岸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对当地开展盐碱沙荒地改良改造和综合利用,推动科学灌溉,推广现代农业表示肯定。

“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沧州黄骅考察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时强调。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总书记两次走进盐碱地,可见总书记和党中央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在盐碱地上搞水产养殖,是西北人民扭着秧歌唱渔歌的最生动写照。

2023年12月28日,宁夏盐碱地综合利用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将在贺兰县设立科研基地,试验“以渔降盐、以渔治碱”的渔农综合利用新模式。

“以渔治碱”是宁夏开展盐碱地水综合治理和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期,宁夏渔业生产者便在未开发的盐碱地上挖塘养鱼,发展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改造提升盐碱地。

近年来,宁夏不断深化院地科技合作,因地制宜地发展盐碱地水海鲜养殖,先后成功模拟海水养出南美白对虾、青蟹等优新品种,当前,正在积极开展盐碱水模拟海水养殖大黄鱼、斑节对虾,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目前宁夏已利用盐碱地开展池塘大宗淡水鱼精准养殖15.9万亩,累计发展稻渔综合种养100万亩。截至2022年底,宁夏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217吨、青蟹908吨、加州鲈鱼967吨。

据了解,2023年,先后有清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的专家,在银川开展了“池塘养蟹”“池塘养蟹套养鳜鱼”“盐碱地试养青蟹”等10多项研究。

内蒙古利用盐碱地开展南美白对虾养殖始于2015年,当时少数养殖户直接从外地引进淡化好的虾苗,但成活率、单产都不高,效益不佳。2019年,内蒙古水产技术部门成功解决了虾苗本地淡化问题,虾苗淡化成活率和养殖成活率均显著提升。到2023年,内蒙古南美白对虾养殖水平进一步提高,单产平均500斤/亩,最高单产达1000斤/亩,亩均效益6000元以上。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当地立足沿黄10万亩荒置宜渔盐碱地,利用农田灌溉产生的高盐碱度灌溉渗水,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依托内蒙古渔农科技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黄河沿岸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等经营主体,推广南美白对虾养殖以及“上粮下鱼”“稻+鱼+蟹”综合种养等多项“以渔改碱”技术和养殖模式,逐步扩大“以渔改碱”特色产业覆盖面。目前,已发展盐碱水域南美白对虾养殖4500多亩、盐碱土地挖塘抬田的“上粮下鱼”养殖模式1000亩、“稻+蟹”“稻+鱼”养殖模式1500亩。

内蒙古兴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武丽认为,南美白对虾养殖用水需要一定的盐度,一棵树村的盐碱地水塘能提供养殖场所和水源,还能降低养殖成本,是发展南美白对虾产业的好地方,“盐碱地对虾养殖项目可将闲置的土地、盐碱水变废为宝,同时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红旗农场因地势低洼,汇集了周边的地下盐碱水,他们向盐碱水中添加微量元素、益生菌等,调配出适合海产品生长的“人工海水”;同时,通过发展海鲜养殖还能“以渔降盐、以渔降碱”,改善生态环境,一举两得。2022年,红旗农场引进了新疆时时鲜水产有限公司,在盐碱地上开发250亩鱼塘,建设了生态智能恒温养殖基地。该公司负责人蔡柱南介绍,现已成功养殖石斑鱼、南美白对虾、鲍鱼、龙虾、海鲈鱼等8种海货,市场前景看好,今年计划再开发2000亩鱼塘。

甘肃省景泰县的盐碱地已经成功养殖小龙虾、鲤鱼、鲢鱼、虹鳟、金鳟鱼、南美白对虾、河蟹等。据当地媒体2022年报道,景泰县采取以渔治碱的方式治理盐碱地面积已达到2万亩,盐碱渔业更是成为当地一大特色富民产业,产值达到5400万元。

鱼植共生

我国的鱼稻共生生产方式起始于两千年前的汉朝,甚至进化出了一种特别的鱼类——田鱼。在两千年的历史中,这种养殖方式几乎和西北没有任何关系。

现在,鱼植共生成了西部大地上的新的风景线。

陕西榆林市横山区地处陕北黄土梁茆丘陵区北端,毛乌素沙地南缘。区内无定河流域生态优美、飞鸟翔集、稻渔共生,被誉为“塞北江南”。近年来,横山区稻渔综合种养以稳粮为前提,通过“以渔促稻”,保证了水稻播种面积,稳定了稻谷产量,提升了稻谷价值,同时增收了优质水产品,真正做到了“稻因渔而优、渔因稻而香”“水中有稻,稻中有蟹”。

“现在稻蟹一水两用,一地双收,每亩地能增收800元。”养殖户张如升说,由于推广使用生物制剂、生物菌剂和有机肥,还节省了一部分化肥、农药支出,生产的水稻也更为绿色环保。

在陕西镇安,当地坚持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有机结合,在贡米田里养上螃蟹,形成水稻护蟹、蟹吃虫饵的“蟹稻共生”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两种。2023年预计总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为村集体经济创收20万元,园区企业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务工36人,人均年增收1.8万元。

宁夏大学设计的“鱼菜共生”已经实践了一段时间。2019年9月首个试验基地在银川市永宁县落地实施。2020年10月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杨家寨和碱富桥建立核心示范基地。2020年12月在宁夏6个区县推广鱼菜共生模式,助力当地农民增收。2021年3月完善了8套科学鱼菜配比方案,3种鱼菜种养模式。2021年5月进行西北地区辐射推广,如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2023年底,在宁夏5市对接易地搬迁地区农业合作社2个,农户20户,村集体2个的业绩目标,总落地面积达50亩。现已成果转化区内外6家企业,辐射5个省份,累计100余万元。开展技能培训1500余人次,直接就业500余人,间接就业3000人。该成果也被中央电视台、央视频、学习强国、宁夏电视台、宁夏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合理利用水库

1956年,毛泽东主席在武汉畅游长江后,感兴而作《水调歌头·游泳》,其中“高峡出平湖”,成为人们形容水库的经典佳句。

如果毛泽东主席到了今天的西北,也能在“高峡出平湖”的人造奇观中,吃到不亚于武昌鱼的美味。

位于甘肃永靖县的刘家峡水库,库容达57亿立方米,年换水达8次,水质好,无污染,是甘肃省最大的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占甘肃省水产养殖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渔业资源条件十分优越。目前该水库除养殖黄河鲤鱼外,还大量养殖虹鳟鱼、金鳟鱼、鲟鱼、淡水三文鱼等。

甘肃金塔县境内水域总库容1.88亿立方米,总蓄水面积36.6平方公里(约合5.8万亩)。开发水产养殖面积3万亩,其中水库2.9万亩、池塘300亩、设施养殖60亩,主要以大水面水库养殖为主。

金塔县境内水库生态环境良好、水质清澈透明,是大闸蟹生活的理想水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加上成熟的养殖技术,赋予了金塔大闸蟹外壳脆、内壳软、蟹黄香滑、肉质甜美等特点。目前,金塔县共有10家养殖企业(户)从事水产养殖开发,年均引进水产苗种300多万尾,培育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水产苗种许可养殖场1个,省级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家,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家,养殖品种涵盖鲤鱼、草鱼、鲢鱼、鲫鱼、河蟹、鲟鱼等,年产鲜活水产品400余吨。通过订单生产、合同订购等生产经营方式,产品远销四川、湖北、上海等地。

巴图湾水库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最南端,与陕北高原相连,坐落在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上。巴图湾水库库容达一亿多立方米,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最大的水库,集发电、灌溉、防洪、水产养殖和旅游观光于一体。水库的水源来源于沙漠泉水,可以直接饮用,是世界上最纯净的水域之一。水库水域广阔,水面泛舟可延伸40公里,有鲤鱼、草鱼、鲢鱼、大银鱼、白条鱼等多种鱼类,三十至五十斤的大鱼屡见不鲜,连续8年的有机认证巴图湾水库出产的鲜鱼更加声名远播。

2009年以来,巴图湾鲤鱼和甲鱼连续7年被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为有机食品,巴图湾渔业年产值达到300万元,带动周边农牧民人均增收7600元。

位于内蒙古赤峰的白音花水库,始建于1958年,是个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白音花水库渔产丰富,清澈的水中有草鱼、花鲢、白鲢、鲤鱼、螃蟹等。起初,水库蓄水后只是靠原河道里的自然鱼种自己繁育生长。1971年,白音花水库从原昭乌达盟鱼种场引进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自从鱼苗培育成功以后,现在每年可向外销售鲜鱼20万斤,打破了原自然鱼种独霸的局面。

科技创新

由于西北特殊的地理环境,鱼类自然放养显然不太现实。为此,西北各地放开胆子、散开脑子,因地制宜发展水产渔业。

新疆开始水产养殖的历史很早,早在20世纪70年代伊犁河沿岸就开始养殖虹鳟鱼。虹鳟鱼要求的水文条件苛刻,夏天,干热的新疆让虹鳟鱼食欲不振,影响了渔民收入。后来,企业研发了半封闭循环水养鱼系统,商品鱼的生长周期从36个月缩短到26个月,成活率提高了3%,饵料转换率提高了10%,综合利润率提高了10%。

在甘肃张掖,当地通过调节水温,模拟海水养殖环境,调配不同生长周期的养殖密度,目前,养殖基地每年可产出6茬,每茬产量可达2万斤,填补高寒高海拔地区循环水养虾市场的“空白”。甘肃已成为国内主要的冷水性鲑鳟鱼养殖地区,全省鲑鳟鱼养殖面积500多亩,年产量3000多吨,居于国内各养鳟省区的先进行列。

小龙虾的个头大离不开对水溶氧量的控制,如果溶氧量含量高,小龙虾每次脱壳的翻倍率也会大一些。之前,这些指标数需要单纯依靠人工测量。在陕西镇安,操作员凭借一台电脑、一块大屏,点击鼠标就可以实现。水产管理系统能实时监测水质的溶氧、水温、pH值等数据,并生成监测数据周期曲线图,便于掌握虾、蟹的生长环境。

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关,陕西省先后攻克了秦岭细鳞鲑的亲本驯化、人工催产、苗种孵化、开口饵料筛选、苗种培育等技术难题,系统掌握了秦岭细鳞鲑人工繁育技术,2021年突破秦岭细鳞鲑子二代规模化繁育技术难题,年培育苗种2万尾,对于扩大秦岭细鳞鲑种群数量、恢复生物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为秦岭细鳞鲑产业化利用奠定了重要基础。2022年,秦岭细鳞鲑位列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十大特色水产种质资源之首。

在陕西汉阴,“智慧”养鱼为养殖户带来了许多便利。涧池镇军坝村通过在陆基高位圆池布放多参数传感器,对鱼池水质、含氧量等环境参数变化情况进行实时、连续、在线监测,实现自动投食、自动增氧、自动监测水质水温、自动视频联网监测等,不断提升渔业养殖标准化、自动化、科学化水平,积极打造“智慧渔业”示范样本。

为了保证虹鳟产地溯源和鉴别技术的确立,青海首次在国内构建了高原水库三维水动力水质EFDC模型,搭建了鱼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并在龙羊峡和拉西瓦完成测试运行。先后采集了国内外虹鳟、大西洋鲑鱼、驼背大马哈鱼等20多个品种的活鱼、冰鲜鱼、熟制品等样本近2000份,建立了针对虹鳟源性成分检测的3种方法,克服了形态学鉴定的局限性,获得了三倍体虹鳟与二倍体、三倍体虹鳟与其他鲑科鱼种以及三倍体虹鳟与其他非鲑科鱼类的鉴别方法,同时也获得了对商品化的鲑科鱼加工产品中含有虹鳟源性成分的鉴定方法。建立鱼产品溯源系统平台1个,建立鉴别方法1套。

走进宁夏晶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养殖车间,每个鱼池中都安装探头,实时传输水温、氧气含量、水的酸碱度等数据,工人们通过电脑了解信息并及时调整。通过物联网设备和技术,管理人员可以监测水下的生态环境。大数据智能技术的应用,实现精细喂投和科学用药,降低养殖水体的污染。富营养化废水经过过滤后排放到稻田里,大大减少了化肥使用量。

在宁夏通威现代渔业科技有限公司,7万多块光伏板矗立水中,从高空俯瞰宛如一片“蓝海”。该公司“互联网+”渔光一体20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总占地面积3000亩,建成5年累计发电1.48亿千瓦时。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光伏板可以减少鱼塘水量蒸发,为鱼类创造乘凉区,还能减少水面植物光合作用,抑制藻类生长繁殖,进一步优化水质,增加鱼类成活率。该公司年产各类鱼10万公斤,养鱼和发电的总效益约1800万元。该公司1600亩鱼塘也在谋划建设光伏发电站。

“鱼者有其屋”

为了弥补西北自然条件的不足,在自然生长区的鱼虾们,在西北直接接受了“扫榻相迎”的礼遇,有的住进了“大别墅”、有的分到了“个性小屋”。

为解决水温低、养殖周期短的问题,2021年,内蒙古采取了设施化养殖,通过建设温室大棚、陆基养殖等设施设备,提高水体温度,延长养殖周期,构建了棚塘接力养殖、陆基循环水养殖等高效养殖模式,南美白对虾单产也实现了大幅提升。2022年,内蒙古成功实现了小棚养虾一年两茬的目标,实现了错峰上市。

宁夏在全国率先将水产养殖移入蔬菜大棚,构建设施温棚菜鱼复合种养模式,实现生态环保、节能减排、改善土壤、高效产出的目标。十八大以来,宁夏引进并集成创新了物联网智能养殖、池塘循环水养殖、受控式集装箱养殖、设施温棚养殖、生态净化塘、人工潜流湿地养殖等一大批先进技术,设施渔业总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对虾设施温棚实现一年四季均衡生产;标准设施流水槽每平方米产量达200公斤左右;生态净化塘较普通养殖池塘单位节水78.5%,渔业集约化、智能化、高效化、低碳化水平大幅提升。

宁夏新明润源科技有限公司在2022年建设工厂化繁育地暖养殖温棚4000平方米,当年即产鲈鱼水花2亿尾,培育大规格鱼苗200万尾,销售产值350万元以上。每年6月下旬开始,公司便批量化接收订单,将刚孵化出来的小鱼苗拉网上岸,运往广州、福建、贵州等地区。

新疆冬季寒冷,户外水塘养殖,大部分海鲜品种只有半年生产期,建设温室大棚进行工厂化、全年度生产,可有效破解这一难题。眼下,一些养殖企业、养殖大户正按此方向转型。“我正在琢磨搞恒温大棚,变‘土塘’养殖为工厂化生产。转型后,1亩地的产量将是现在的10倍。”昌吉市南美白对虾养殖大户成亮说。

走进陕西礼泉鱼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5个室内池塘一字排开,整齐美观,池塘边上用方钢圈围,堤岸覆盖两层薄膜外罩绿网。基地内配套了尾水改造工程,沉淀、净化、消毒、曝气注氧……高标准、高规格的设施为牛蛙、鮰鱼、黄颡鱼、叉尾鮰提供了舒适的生长环境。该基地于2022年3月开始建设,总投资100万元,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现有室内池塘5个,占地1200平方米。目前养殖牛蛙100万只,鮰鱼、黄颡鱼、叉尾鮰共1万余条。基地雇用了6名本村村民长年在基地务工,最繁忙的时候雇用十几个人,人均月工资5000元。

走进青海恒洋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基围虾养殖大棚,虽然外面寒意袭人,但棚里面温暖如春,十多个虾池里的水清澈见底,一群群青白色的基围虾在水里来回“飞窜”。截至2023年8月,青海省共有虹鳟鱼网箱养殖场27家,养殖面积43.9万立方米,11家陆基养殖场陆续投产,养殖水体3万立方米,虹鳟鱼产量从2010年的500多吨发展到现阶段的1.5万吨,产值从不足1000万元发展到6亿多元,产品不断开拓。“十五五”期间青海冷水鱼产量达到10万吨以上、产值超过100亿元。

新时代有新气象,新征程有新作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光辉时刻,西北大地必将创造越来越多的奇迹,西北人民也必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传统,类似“扭着秧歌唱渔歌”的“改天换地”,必将成为新时代、新西北的美好图景。


阅读2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