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撰稿人 丹 丹
两千多年前,古老的丝绸之路联接起亚非欧的经济、文化互通与交流;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10年来,中国高铁、中国基建、中国文化……这些中国品牌正逐步走出国门,中国智慧、中国技术、“中国智造”……已经成为推动各国互联互通、闪耀“一带一路”的靓丽“名片”。
中国铁路跑出“加速度”
10年来,我国大力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截至2023年11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7.8万列,通达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行驶总里程逾7亿公里,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蒙内铁路、中老铁路、匈塞铁路、雅万高铁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陆续取得重大进展,铁路建设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
2013年,首趟西安至阿拉木图的国际货运班列从新筑车站(如今的西安国际港站)出发,经亚欧大陆桥通道进入哈萨克斯坦。10年间,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已开通西安至中亚国家等17条干线通道,实现亚欧地区主要货源地的全覆盖。中欧班列(西安)从初期的每周1列到现在的每日10列以上,实现了“井喷式”增长。2022年全年开行达4639列,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首个中欧班列单年开行量突破4600列的城市。长安再现千年前的繁华胜景,中欧班列也成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名片。
中老铁路北起中国云南昆明,南至老挝首都万象,全长1035公里,是第一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采用中国标准、中老合作建设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国际铁路项目,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项目。
2021年12月2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两年来客货运输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不断交出客货两旺成绩单。截至2023年底,累计发送旅客2525万人次;货物运输3033万吨,其中跨境货物突破620万吨,黄金大通道效应日益凸显,成为推动中老两国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重要引擎,成为造福中老人民的幸福路、发展路、友谊路,成为连接中国和中南半岛国家的大动脉。
尤其2023年4月13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昆明至万象间实现乘火车当日通达,旅客纷至沓来,两国民众往来更加便利。在2024年元旦节期间,中老铁路老挝段客流旺盛,连续刷新历史记录,日均发送旅客超万人,2023年12月30日单日发送旅客达12584人次,旅客发送量创历史新高。老挝段累计发送旅客403.3万人次;发送跨境货物超637万吨,黄金大通道效应凸显,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肯尼亚蒙内铁路连接着蒙巴萨和内罗毕两大城市,是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作为肯尼亚国内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蒙内铁路是肯尼亚独立以来第一条现代化铁路,也是肯尼亚实现2030年国家发展愿景的“旗舰工程”。
蒙内铁路由中国企业于2014年12月12日开工建设,建设全程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2017年5月31日,蒙内铁路通车投入运营,将蒙巴萨至内罗毕间的行程由原来的12小时缩短为约6小时。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乘客旅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也大幅增加。
雅万高铁连接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和旅游名城万隆,全长142公里,是印尼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速铁路,也是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两国务实合作的旗舰项目。2023年10月17日雅万高铁正式通车,为我国高铁走出去提供了样板,从此“千岛之国”的印尼也跨入高铁时代,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
雅万高铁的建成为印尼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创造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印尼首都雅加达和旅游名城万隆的通行时间从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多分钟,将有效缓解两地通勤交通压力。雅万高铁所使用的技术、达到的速度等对印尼民众来说都是“崭新的”。雅万高铁将进一步优化当地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有力带动沿线商业开发和旅游发展,甚至形成新的增长点,加快形成高铁经济走廊,成为一条全面服务于印尼人民的发展之路、民生之路、共赢之路。
连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和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匈塞铁路,是中国在欧盟建设的第一条铁路项目。匈塞铁路全线开通以后,两国首都之间的列车通行时间将从8个小时缩短到3个小时左右。作为中国铁路在欧洲的第一单,匈塞铁路的塞尔维亚贝诺段(贝尔格莱德至诺维萨德段)已实现中国铁路技术和装备与欧洲大陆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的一次对接。2022年3月,塞尔维亚境内的贝尔格莱德到诺维萨德段开通运营,目前已经服务了旅客数百万人次,极大地便利了沿线民众的出行。
……
2023年11月,据国铁集团消息,按照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行动要求,未来中国铁路将重点推动泛亚铁路、中亚铁路、欧亚铁路、西伯利亚铁路、两洋铁路、环球铁路等“一带一路”六大跨境铁路持续走深走实,助力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基建谱写“建设奇迹”
公路、机场、港口、工业园区……天堑变通途,滩涂成良港,荒漠现生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中国基建这张“出海”新名片描绘出了新色彩。
中国有句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是塞尔维亚境内高速路网的重要一环,全长约265公里。它不仅是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下首个落地的基础设施项目,也是中国企业在欧洲承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
2023年4月1日,E763高速新贝尔格莱德-苏尔钦段通车。新贝尔格莱德-苏尔钦路段是E763高速公路的起始段,连接贝尔格莱德市区与2019年建成通车E763高速公路苏尔钦-奥布雷诺瓦茨段,全长7.9公里,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该路段通车后,E763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140公里,其中约87公里由中国企业承建。
2023年3月22日,随着乌干达国家电网调度中心下达并网指令,由中国电建EPC承建的乌干达最大水电站———卡鲁玛水电站首台机组成功发电并入乌干达国家电网。首台机组顺利发电后,直接将乌干达发电总量由1278兆瓦提升至1378兆瓦;6台机组全部投产后,将增加600兆瓦发电总量,使乌干达发电总量增加至1878兆瓦,在原基础上提升近50%。
作为中乌两国元首共同推动的工程,卡鲁玛水电站承载着乌干达富民强国的百年梦想。从此,尼罗河水将通过卡鲁玛水电站发挥出源源不断的综合效益,福泽一方。
作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过去30年里,除一些私有港口外,尼政府没有进行新的港口建设。随着外贸迅速发展,该国港口吞吐能力严重不足。莱基港在尼日利亚民众“千呼万唤”的期盼中终于到来。莱基港由中国港湾承建,总投资10.44亿美元,是尼日利亚首个现代化深水港,也是西非地区最大的深水港之一。莱基港2020年6月开工后,经过两年多的奋战,于2022年10月竣工。项目采用BOOT(建设—拥有—运营—移交)模式,特许经营期45年,年设计处理能力120万个标准集装箱。
吉布提有着“东非之角”之称,地处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是联通欧、亚、非三洲海上交通贸易的枢纽,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2018年7月,由中企主导建设的吉布提国际自贸区开园。吉布提国际自贸区项目是中企进入吉布提后承建的第三个项目。2014年,中建港务紧跟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用3年时间,以“吉布提速度”,为吉布提建造了第一个现代化港口———东北非规模最大的吉布提多哈雷港口,创造出“巧妇能为无米之炊”的奇迹。由“港”登“陆”,在吉布提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中国基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谱写出新的建设奇迹。
……
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中国沙特延布炼厂、阿布扎比哈利法港二期集装箱码头、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桥……我国与阿拉伯国家实施了200多个大型合作项目,合作成果惠及双方近20亿人民,有效促进了相关国家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大流通。
在巴基斯坦,中国企业建设卡洛特水电站点亮千家万户;在马来西亚,中国的云计算和数字技术用于农作物种植,提升了农业效率;在非洲,中非携手打造“数字非洲”,助力非洲国家消除“数字鸿沟”;在塔吉克斯坦,中泰新丝路塔吉克斯坦农业纺织产业园,帮助当地从棉花种植向棉纺织全产业链跨越;在印度尼西亚,青山工业园区将曾经偏僻的小渔村变成了全球重要的镍矿开采冶炼和不锈钢产业基地;在哈萨克斯坦,建在粮食产区北哈州的爱菊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采取“订单农业”方式,有效解决当地农民“卖粮难”问题……每一个建设项目,,每一位中国建设者,绘就了“一带一路”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
中国文化跨越山海“走出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将中国文化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必由之路。
“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文化在世界传播打开了大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开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不仅在经济贸易领域实现互惠互利,文化交流也变得更加频繁紧密。
读中国图书、看中国演出、听中国故事……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中国文化越来越流行,学中文成为更多年轻人的选择。
今年以来,孔子学院在欧洲、非洲等地“开花结果”,在许多国家首次揭牌成立,满足了当地居民学习中文的需求,促进了文化交流,拉近了民众心与心的距离。“汉语桥”比赛在多国开展,各国选手不仅在比赛中讲述与中国的缘分以及对学习中文的热情,还通过舞狮、武术、舞蹈、书法、脱口秀等展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春节“走出去”了。2023年“欢乐春节”在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近500场活动,覆盖近2000万人次,网络和电视端节目触达超50亿人次。2023年12月22日,经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定,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说明“全国人民一起过春节”在未来将会变成“全世界人民一起过春节”。不仅在国内的外国友人可以体验喜气洋洋的新春氛围,那些在国外因种种原因不能回家过年的华人同胞,相信也能收到越来越多的新春祝福,这也是春节的“国际化”。
“中国书架”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新渠道和新品牌,用书香铺设连接中外的纽带,透过浸染着墨香的纸张,一个个关于中国的故事正在被缓缓讲述,筑起了一座联通中外的文化桥梁。如今,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中国书架”的身影。“中国书架”在埃及、土耳其、阿联酋、智利、美国、阿根廷、科威特、法国、约旦、新加坡、卡塔尔、委内瑞拉等19个国家落地,共设立22个“中国书架”。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新渠道和新品牌,“中国书架”用书香铺设连接中外的纽带,为世界讲述古老而崭新的“中国故事”。
举办中国-中亚峰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演出;在埃及举办“艺汇丝路———中阿知名艺术家采风作品展”暨中阿艺术家对话沙龙;举办中国西班牙文化和旅游年开幕式、“中国秦汉文明的遗产”文物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之宋画展,深受当地民众好评;举办首届“良渚论坛”,在40多个国家的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中国故事”讲座,邀请40余国学者来华参加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一个接一个的活动告诉我们,中华文化“走出去”了。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走过了十年,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的背后,更触动人心的是命运与共、美美与共的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是中国建设者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共同繁荣发展的博大胸怀与高尚追求。每一座桥、每一条路,都连通着更为广阔的世界机遇;每一个产业园、每一场文化演出,都承载着未来的希望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