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和新疆同为自治区,虽然相距数千公里,却因共同的发展愿景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民族情谊紧密相连。
在祖国大地上,一面五星红旗,画出一道完美弧线,经过4400公里传递,从新疆塔城飘到广西凭祥,在国门小学的上空,迎风招展。
从西北边陲到南国边关,一条国之大道,画出一道最美曲线,广西北部湾的风、新疆喀纳斯的月,沿着最美219国道,串珠成链。
在广西和新疆的壮丽山河间,一幅幅美丽画卷,画出一个个同心圆,那是心与心的相连,桂疆各族群众赓续团结基因,双向奔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和共同任务。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心与心双向奔赴,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桂疆话情深,山海意同行!
一面国旗,4400公里的传递
11月4日,迎着霞光,位于广西边境的国门学校——崇左凭祥市卡凤小学,举行一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
随着激昂的国歌旋律,五星红旗在校园升旗台冉冉升起,全校200多名少先队员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向国旗庄严敬礼。
卡凤小学升旗用的这面国旗,来自远在4400多公里之外祖国西北边陲,一位维吾尔族老共产党员的赠予。这位老共产党员,就是新疆塔城市远近闻名的“升国旗爷爷”沙勒克江·依明。
新疆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的一个红色小院,这便是沙勒克江·依明的家。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红门、红阶、红地,一切都被温暖的红色所包围,屋顶飘扬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今年78岁的沙勒克江,已经在自家小院举行升国旗活动长达15年之久,风雨无阻。每逢重大节日或特殊纪念日,他都会以升国旗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这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精神的传承。
沙勒克江升过的国旗有168面,其中10面国旗已赠往祖国各地。从北京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到广西、西藏、云南等地的学校、边防哨所、乡村,每一面国旗都承载着沙勒克江对祖国的深情与祝福。
2023年12月,沙勒克江曾经使用过的一面国旗,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边疆行”采风团,从西北边陲送到祖国南疆的广西凭祥市卡凤小学,一直飘扬在校园上空。
“我们十分珍惜这份来自祖国西北边陲的特别礼物。遇到风雨天气时会把国旗换下来,等天气好了再升上去。”卡凤小学校长梁凭表示。
“虽隔千山万水,我们都有一个共同家园,就是中国;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中华民族;都有一个共同名字,就是中国人。”梁凭在升旗仪式上对师生们说。
两朵“花儿”,双向奔赴的绽放
“广西爱我21年,我爱广西一辈子!”说这话的,是维吾尔族同胞阿斯亚木·艾则孜。
阿斯亚木·艾则孜出生在新疆伊犁。2003年,她与家人一起到广西创业。2015年,她在南宁市民主路上开了一家300平方米的新疆风味美食餐厅。
在经营餐馆过程中,阿斯亚木曾经一度陷入困境。南宁市兴宁区民生街道望仙坡社区党委书记赵刘芬得知情况后,和工作人员经常鼓励她、帮助她,为她提供职业培训、困难救助、政策咨询等方面的服务,餐馆步入了正轨,生意越做越红火。
同样的温馨故事,也在一位到新疆创业的广西女子身上发生着。
陆晓铃来自广西南宁横州市,一个被誉为“中国茉莉花之乡”的地方。2008年,她随丈夫来到新疆北屯市创业,2013年投身马铃薯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小土豆培育成大产业。
在北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加工厂,望着堆积如山的马铃薯,陆晓铃言语中透着自豪:“我们公司是北屯市首家产值破亿元的民营企业,年加工马铃薯4.8万吨,年产8000吨马铃薯雪花全粉。”
陆晓铃到新疆创业时,公司只有10余人,马铃薯种植面积2000亩。现在公司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3万余亩,拥有130多名员工。
两个女子,两朵花。一朵来自新疆伊犁,一朵来自广西横州。她们在干事创业大舞台上双向奔赴,各自绽放出了骄傲的模样。
青春无悔,“从西部到西部”的选择
进入11月,在新疆和田地区,早晚要穿羽绒衣,昼夜温差近20摄氏度。
“一年到头几乎都有风沙。但我已经适应了当地的气候。”作为西部计划服务新疆专项志愿者,钦州姑娘李叶秋说,“日子过得很充实,转眼几年就过去了。”近日,她回到家乡广西,人们大都还穿着夏天的短袖衣装。
2019年7月,李叶秋毕业于广西民族大学。当年毕业季,她一次双选会都没有参加,而是坚定地将就业去向交付给了西部计划。
“我的志向去新疆做支教老师,后来服从工作安排,到和田地区融媒体中心成为一名记者。”几年来,李叶秋的足迹踏遍和田,深入尼雅遗址、达玛沟佛教文化遗址等地,拍摄大美新疆宣传片;与各族群众交朋友,拍摄专题片,见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镜头对准扎根西部、建设边疆的基层干部,讲述一系列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
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甘沟乡,是一个哈萨克族聚居的乡镇。在这里服务的郭嘉辉,也是来自广西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毕业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有同事打趣地问他,为什么要从西部到西部,不留在广西?
“习近平总书记鼓励青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天地,到处都是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到处都是青年奉献才华的热土。走出广西到新疆,初衷是为了看看更为广阔的天地并建功立业。”郭嘉辉说。
“从西部到西部”,也有选择从新疆到广西发展事业的青年。
维吾尔族大学生阿尔孜古丽·艾散,来自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2021年到2023年,她在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就读。大学期间,她利用寒暑假的机会,一直在南宁的餐饮公司和服装公司实习,并喜欢上了南宁这座城市。“在广西,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让我感觉像回到家里一样。”阿尔孜古丽说。
据了解,自2019年以来,共有1500名广西籍西部计划志愿者远赴新疆,在医疗、教育等各行业各领域贡献青春力量。
与此同时,据统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疆籍大学生在广西求学或就业。南宁新疆籍务工经商人员党支部负责人表示:“这又鼓励带动更多的新疆年轻人来到广西,和这里的各族人民交流互动更加频繁,结下深厚情谊。不论是广西还是新疆,每一片土地都需要充满激情的建设者,不论来自哪里,建设者们都是一家人。”
(覃文武 何明华 吕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