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王继成
乌鲁木齐市,通称乌市,旧称迪化,乌鲁木齐市位于中国西北、新疆中部、亚欧大陆腹地。地处东经86°37'33"—88°58'24"、北纬42°45'32"—44°08'00"之间。下辖7个市辖区、1个县,总面积1.38万平方千米,2023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08.48万人。语言有普通话、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
乌鲁木齐在蒙古语中意为“优美的牧场”。乌鲁木齐市地处北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居内陆,属于中温带大陆干旱气候。最早,古车师人建立车师后国。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清政府将乌鲁木齐定名“迪化”。1954年2月1日,恢复使用原名乌鲁木齐;7月,乌鲁木齐县从乌鲁木齐区专员公署领属内析出,划归昌吉回族自治州。1959年12月,乌鲁木齐县从昌吉回族自治州划出,隶属乌鲁木齐市。
乌鲁木齐市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68.46亿元。 围绕新疆“八大产业集群”,即油气生产加工、煤炭煤电煤化工、绿色矿业、粮油、棉花和纺织服装、绿色有机果蔬、优质畜产品、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乌鲁木齐被称作“亚心之都”“丝绸之路”的重镇。拥有乌拉泊古城、乌鲁木齐文庙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山大峡谷、 国家4A级旅游景区水磨沟景区等。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
自然资源
水资源是地处内陆干旱区的乌鲁木齐市最宝贵的资源。乌鲁木齐存在着冰川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不同形态的水资源,降水是水资源的补给来源,降水的变化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变化。 2021年,乌鲁木齐市年降水量28.12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1.41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10.4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5.71亿立方米。
乌鲁木齐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按地质情况可划分为达坂城—柴窝堡洼地、乌鲁木齐河谷和北部倾斜平原三个区,形成地下水储存的良好环境。乌鲁木齐地区冰川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河和头屯河上游的天格尔山以及东部的博格达山,储量73.9亿立方米,平均消融量1.23亿立方米。
依据乌鲁木齐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统计,乌鲁木齐市土地中:耕地71382.8公顷、园地4797.01公顷、林地137357.33公顷、草地931394.5公顷、湿地6011.06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9599.14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8114.35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1612.00公顷。
乌鲁木齐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具有区位优势突出、产业配套程度较高、部分矿种资源储量大等特点。目前查明资源储量矿种27种,占新疆已查明102个矿种的26.47%。查明资源储量矿区83个,其中大型产地15处,中型产地12处,小型产地56处;正在开采15处,未利用37处,停采31处。空间分布上,达坂城区查明资源储量矿区数量最多,达33处;乌鲁木齐县次之,27处;米东区14处,沙依巴克区4处,水磨沟区4处,天山区1处。煤炭保有资源储量大,为乌鲁木齐市优势矿种;油页岩、铜矿、芒硝、耐火黏土、水泥用灰岩具有一定储量规模,在资源禀赋、市场供求和采选条件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和竞争力。
乌鲁木齐市矿产资源有煤炭、石油、铜、锰、铁、黄金、石材、砂石、粘土、盐、芒硝、矿泉水等。2020年,乌鲁木齐市主要查明矿产资源保有资源储量情况煤炭为809028.99万吨,油页岩为40258.90万吨,铜矿(铜)为24240.46 吨,芒硝(矿石)为9460.06万吨, 耐火黏土矿石)为1215.55万吨 ,水泥用灰岩(矿石)为10075.07万吨。
交通运输
乌鲁木齐在公路、铁路、民航等立体交通建设方面构建起了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空—铁—陆相结合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和“两横、两纵、五环十五射”路网结构。 在乌鲁木齐站形成了集高速铁路、国际汽车客运站、快速公交、常规公交、机场高铁专线、出租汽车等多模式一体化的现代型高铁综合交通枢纽;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南区,形成由航空、汽车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公交、出租汽车、机场专线等构成的一体化现代型空港综合交通枢纽。
截至2023年,乌鲁木齐公路总里程2940.45千米。按技术等级分,等级公路里程2806.40千米;等外公路134.05千米。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335.64千米,一级公路139.69千米,二级公路485.55千米,三级公路719.82千米,四级公路1125.70千米,等级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95.4%。